邓超努力想成为马皓文的样子,真的很暖心

影视综艺 编辑:传媒一班 来源:大娱网综合 时间:2019年07月22日 21:40:01

原标题:邓超努力想成为马皓文的样子,真的很暖心今年是邓超成为父亲的第八年。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如今40岁的邓超,似乎更加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确定的

原标题:邓超努力想成为马皓文的样子,真的很暖心

今年是邓超成为父亲的第八年。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如今40岁的邓超,似乎更加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确定的是,电影《银河补习班》里塑造的父亲,也是他一直想成为的父亲。

  

  

如果观众真的去了解一下邓超就会发现,父与子,是邓超心里想解,却一直解不开的结。

  

这才有了《银河补习班》中“理想父亲”马皓文的出现。

  

在电影里,邓超饰演的马皓文是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尽管因为一次意外而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他也依旧活得很有骨气,从不肯认输,所以才能成为儿子一直以来的榜样。

骨子里骄傲的他,面对任何问题都不会低头,迎难而上反而一次次化险为夷,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

马皓文对儿子说过的最多的话就是:“只要脑子一直想,你就能做好地球上的任何事情。”即使是在大多数人质疑马飞“缺根弦”的时候,马皓文永远都在鼓励他。

  

马皓文前妻馨予让马飞寄宿在学校,希望他能养成独立学习、生活的习惯,马皓文却认为孩子的成长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坚持带着马飞走读,用他的好习惯,言传身教,去潜移默化自己的孩子。

  

很少有人能做到像马皓文一样,大多数家长面对这样的孩子,只会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路演观众席里,就有一位父亲说:“今天看电影前我憋了一肚子火,因为我儿子考试成绩垫底。看完这部电影,我就在想这小子今天这顿打是免了。”

  

除了这位父亲,还有很多为人父母的观众都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你太笨了”这样的话脱口而出时,根本来不及思考这样的话对自己的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

80后们,大多经历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集体缺失,相较于孩子的成长,父亲们总是更关注于自己的事业,将为小家庭赚更多的钱视为目标,相夫教子的事自然都交给妈妈。

90后们,父亲有回归家庭关注孩子的行动,但对于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爸爸们似乎还没有集体的意识觉醒。

00后们,乃至10后,迎来了最好的时光,父爱从未如此具象,成为一名好爸爸成为当下每个中年男人的共同愿望。

邓超作为两个10后孩子的父亲,他一手塑造了马皓文这个孩子眼中“完美爸爸”的形象,也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标杆,自己想成为的就是马皓文这样的爸爸。

像马皓文这样从“坏孩子”身上看到闪光点,让孩子崇拜学习的父亲,也是邓超自己作为父亲的希望。可他自己都说:“一生坚持这么做,真的很难。”

  

虽然坚持很难,现实中也真的很难存在马皓文,但邓超一直在身体力行,在努力成为马皓文的路上。

熟悉邓超的人都应该知道,他也曾是别人眼中的“坏孩子”,是父母脸上从未舒展的愁眉。因为他讲义气,所以帮朋友打架也是家常便饭。

  

不被老师认可、被迫转学、和父母争吵,那时候的邓超是个再无退路也不愿认输的固执少年。

  

如果说一个“叛逆男孩”真正长大,或许就是他了解作为父亲的不易、成为父亲的那一刻。

2011年,虽然父亲的离世让他悲痛交加,但儿子“等等”的出生,却让他意识到为人父比为人子,肩上顶的担子更重。

他开始第一次学着当父亲,开始经营起了属于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小家。

但邓超似乎并不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无论是等等还是小花妹妹,和他的相处模式都和朋友一样。

  

  

  

他会和等等满屋子嬉戏打闹、会和他像“兄弟”一样打篮球。在小花妹妹面前,邓超又是一副极其宠溺的样子,女儿奴非他莫属。

让小花妹妹帮他美甲、在头上夹满少女发卡,在小花看《爸爸的头不见了》、说出“生日愿望是打爸爸”的时候,邓超也只有甜蜜的无奈。

  

尽管时刻被女儿“嫌弃”,但小花最爱的也还是他,不然不会在他要出门工作时嚎啕大哭。

  

在和父亲像朋友一样相处之下,等等和小花都懂事得让很多人羡慕。

儿子等等是个时刻都体谅爸爸妈妈工作辛苦的懂事孩子,在孙俪因为拍戏而回不了家陪他睡觉时,等等也丝毫没有发脾气,反而写了一封封情书告白妈妈。

  

女儿更是连发了十多条语音给他,一口一个“爸爸辛苦了”“我想你,我爱你”。

  

等等和妹妹小花也是很多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兄妹”,等等在外出郊游时会主动推着妹妹的小车,很有当哥哥的样子。

  

除了他们把孩子当朋友来对待之外,等等和小花之所以能体谅到父母的不容易,还是因为孙俪和邓超对孩子时刻的陪伴和教育。

  

他们夫妻俩在有了孩子之后,几乎都是交替着出去工作。比起赚不到钱,他们更怕缺席孩子成长的每一次蜕变。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孩子第一个伯乐就是自己的父母,倘若连父母都不肯定自己孩子的优秀,又有谁会呢?

或许正是这份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情感和对他们的责任,才让邓超有了创作这部电影的源泉。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我的第三部作品,第一部和第二部上映前我无比忐忑,只有《银河补习班》上映前,我才期待观众能尽快看到它,想听到大家对这部电影评价的任何声音。”

  

《分手大师》是邓超和俞白眉合作的第一部电影,也是邓超参与导演的首部作品。当时《分手大师》只是一部话剧,因为有人想把它投资做电影,邓超和俞白眉找了很久也没能找到合适的导演,便决定自己动手干。

5分的豆瓣评分和网上的批评声控诉着这部电影的“失败”。“邓超毁了俞白眉,俞白眉毁了邓超”,网上这样类似的话不计其数,他们自己也会看这些恶评。

  

可邓超和俞白眉似乎和网友较真儿了起来,只要有邓超导演,就有俞白眉联合导演。

即使有孙俪出演的《恶棍天使》,也并没有挽回邓超身为导演的口碑,反而比《分手大师》评分更低。

所以在拍摄《银河补习班》前,邓超早就有着强大的心理素质。在接受采访时,他自嘲道:“我们现在的起跑线好像更低了,不是从零分开始,是从负分开始,我们好像比别人要有优势?”

  

但显然观众并没有把《银河补习班》放在这个基础上去评判,甚至出现了不少带着戾气的批判之声,无视邓超作为导演的进步,更摆出了一副赶尽杀绝的姿态,恨不得劝退观众,劝退邓超继续做导演。

  

其实电影与观众见面,很多时候都是一个觅知音的过程,而《银河补习班》这样一部源于家庭生活,聚焦于家庭题材,探讨当下的父子相处模式的电影,似乎并不能让处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观众一致接受,也难怪上映之后众说纷纭,有人感动不已,有人难以共鸣。

  

  

从接受程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几类,没结婚没孩子的人最无感,结婚准备生孩子的有共鸣,已经有孩子正在抚育孩子的家长最感动,这恰恰反应出这部电影“觅知音”过程。

喜欢《银河补习班》的观众,或许也是邓超一直在等的“同类”。

比起前两部作品,《银河补习班》更让邓超感觉到真实和踏实。因为他能从马皓文和马飞的父子故事里读出自己的人生。同时,他也把自己的人生以艺术化和理想化的方式揉进电影里,把自己想成为一个好父亲的愿望也放到了电影里。

俞白眉在电影上映后说了这样一段话:“感谢我爸,骑自行车路过初春的麦子地的时候,让我领悟到了什么叫‘草色遥看近却无’。感谢他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强行向学校请假带我出差跑遍全国。我爸说,你真喜欢写剧本就去,咱家饿不死你。”

  

在《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里,很多情节其实都是真实发生过的。真实的东西,才能真正打动人。

  

就像电影中马皓文说得那样:“为什么看了这么多优秀作文却还是学不会怎么写?你愿意穿别人穿过的破鞋吗?只有自己亲眼所见的经历才够真实得打动人。”

这也是邓超为什么对这部电影寄予厚望的原因。即使前两部作品给了他满满的挫折感,也挡不住这样一个关于爱的真实的表达,而一部电影觅得知音,就足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