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红了王菊杨超越,《创造101》能“重新定义”中国女团吗

娱乐热点 编辑: 来源:大娱网综合 时间:2018年06月14日 17:45:05

原标题:捧红了王菊杨超越,《创造101》能“重新定义”中国女团吗戴桃疆 | 文 预期十二期结束的网络偶像团体选秀综艺《创造101》截至6月9日已经播出了八期,最

原标题:捧红了王菊杨超越,《创造101》能“重新定义”中国女团吗

  戴桃疆 | 文

  预期十二期结束的网络偶像团体选秀综艺《创造101》截至6月9日已经播出了八期,最大的赢家莫过于名扬海外、被英国《卫报》称作“中国碧昂丝”的王菊,最大的热点则是是唱歌找不准调、跳舞踩不准节拍的杨超越。

  如果买下了韩国版权的网络视频平台果真一心想打造一支本土女子偶像组合,甚至尝试“重新定义”中国女团,那么那些看上去让人回想起十几年前《超级女声》赛况的剪辑、意味不明的“帮帮唱”环节应该不会出现。基础很差、天赋也不足以帮助自身迅速脱离困境的杨超越可能会和她同病相怜的3unshine小姐妹们一样,早早地被淘汰。

  然而节目组一直留着杨超越,每期都毫不吝惜地将镜头对准她,放任她的“车祸现场”甚至安排她现场制造“车祸”,即便在杨超越的负面话题成为舆论热点之后也没有收敛,似乎就是因为看中了她的话题性。

  

  《创造101》选手杨超越

  杨超越的争议跟观众对节目的理解有关。《创造101》把韩国原版的节目模式改得面目全非,但由于版权的关系,有的观众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它应该是韩国式偶像活动,是一场兼顾观众喜好的业务能力选拔大赛,那么杨超越必然像她的演唱一样,成为表演中的不和谐音;而有的观众只看到了“创造”和口号里不断呼喊的“逆风翻盘”,把《创造101》和日本式养成偶像节目等量齐观,那么支持杨超越似乎只是一种情感偏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不能逼别人同样“不欲”。

  然而,《创造101》本质上既不是韩国式的,也不是日本式的,它不仅可能创造不出一支本土女团,甚至都不算是一档有诚意的网络综艺。它赢得市场的武器就是“人设大战”——在国内,这是引爆舆论的炸弹,是最无敌的灭霸般的存在。无论是专项竞技类的综艺还是男子偶像团体选秀综艺,此前那些缺乏鲜明人设标签的节目都没能收获《创造101》的热度。

  因抄袭而被韩国娱乐公司在官方网站上高高挂起的《偶像练习生》,相比之下反而较为完整地移植了韩国偶像选秀模式的精髓。然而,本土公众对于加入到高度集体主义的韩国应援团并无太大兴趣,几乎只能吸引单一性别受众的节目也无法引发全民关注。相比之下,杂交出的《创造101》得益于“混乱”,摆脱了专制集权的应援团统治,有了更多参与的可能,在受众上也更好地实现了性别平衡,王菊、杨超越两大类型化人物的出现引爆舆论的同时也给节目添了一把火。

  这把火照亮的除了几十个年轻女孩的脸庞和前程,也映衬出十几年间本土女团暗淡无光的历史。

  

  本土女子组合出道时间线

  一起跟我念句话,本土女团不红的

  中国大陆最早的唱跳女子组合可以追溯至1995年出现的“青春美少女”,不同于更早出现的“黑鸭子”演唱组,“青春美少女”没有文工团背景,表演曲目也不是老歌新唱,偏向流行曲风。在此后的八年间,“青春美少女”成员不断变换,更迭了四代,如今早已无人问津。无论是“黑鸭子”还是“青春美少女”,早期本土女子组合最能吸引受众的就只有大型文艺演出的舞台,“青春美少女”知名度最高的时期也是因为连续几年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随着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更加深入,大型文艺演出中负责体现流行风潮的份额被港台明星抢占,萌芽阶段的本土女团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2005年,第二届《超级女声》开启了“民选偶像”的时代,这一时期也零星出现了一些参与过选秀的成员组成组合出道,但整体境遇并不乐观。最出名的女子组合恐怕要数准备在2005年出道的“超级玛丽”。两名成员在北京的出租屋中煤气中毒变成“植物人”,家属状告房东和公安机关,官司一度引发轰动。中国女团状态和“植物人”相差无几,只是存在,不声不响。而同一时期,已经形成相对成熟女团模式的韩国已经准备迎来以Baby V.O.X、S.E.S、Fin.k.l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女团向以少女时代、KARA、T-ara、f(x)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女团的世代交接,日本则开启了秋元康式养成系偶像的经济模式。

  

  韩国女子偶像团体世代交接图鉴

  无论出于何种状态,2005年左右的中日韩三国音乐市场都有着同样的敌人,那就是互联网。

  互联网造就的分众模式毁掉了成就流行乐坛天王天后的土壤,实体唱片行业逐渐被电子音乐所取代,音乐行业原有的运作模式不得不随之改变。韩国娱乐行业中最终流向艺人和创作者的收入有限,可下载的电子音乐进一步造成冲击,为了弥补损失并获得更大的利益,韩国娱乐产业以人海战术推出更多的团体组合来参加或举办更多的商业活动、发售更多的单曲。日本则出现以刺激重复购买为主要商业模式的养成系偶像。以AKB48为代表的养成系偶像结合“恋爱游戏”和“养成游戏”两大类型化电子游戏的神髓,打造“可以见面的偶像”,通过“握手券”和“总选举”两大模式刺激粉丝重复消费实体音乐,创作不再是音乐消费的首要考虑因素,接近偶像的权利才是,与其说是“买碟送券”,不如说是“买券送碟”。

  国内娱乐产业起步晚,几乎是在迎战互联网挑战中成长起来的,2005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最红的都是以个人为主的选秀节目,从《超级女声》到后来的《中国好声音》再到名目繁多的“大舞台”、“达人秀”。各种背景的娱乐公司推出的仿照韩国的“超国籍”组合没有一支走红,除了解散,公众知名度最高的时刻莫过于各种各样的负面新闻,加入韩国团体的中国成员大多也以单飞为结果。国内市场对女团的认可度和认知度都很低。

  2012年上海率先引入日本式养成偶像模式,SNH48出道在一定范围内引发热度,个别成员由于出演影视作品而为更多人所知晓,整体影响力却十分有限。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本土女团数量逐渐增多:2014年号称斥资五个亿打造的本土女团“1931女子组合”出道;2015年一年出现了包括带有政治色彩的“五十六朵花”和挑战公众对“女子偶像”定义3unshine。2016年仅“48系”就出现了三支新队伍,女团总数较上一年同比增长75%。一时间几乎所有娱乐公司,无论规模大小、主营业务为何,都在着手打造女团,大量女团涌向市场。

  

  本土养成系偶像团体SNH48(左)和国风女团SING(右)

  大量缺乏差异性的女子团体挤在有限的市场里,死气沉沉,即便这样带动女团话题性的《创造101》也不是那条搅动鱼群的鲶鱼。本土女团并不是水箱养殖,她们的征途是没有星辰照耀的大海。

  重重重复这句话,本土女团不红的

  九十年代的女子团体主要以大型文艺演出为舞台,借助电视成就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互联网平台影响力逐渐扩大、大型文艺演出政治性不断增强的大环境下,纯粹商业化打造的女子偶像团体在国内生存空间极其狭窄,彼此竞争的同时还要迎战内忧外患。

  本土女团大多缺乏清晰的商业定位,除了移植日本养成系偶像的“48系”,其他女团大多在韩国式和日本式之间摇摆。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早已完成了都市化进程,随着社会经济震荡逐渐沉淀下一批稳定的都市青年作为养成系偶像的支持者。而国内仍处于都市化的进程中,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产生了大批量的女主播,这类女主播与粉丝之间的互动程度更高,大量的主播满足了市场对于不同类型外貌、才艺、个性的“女偶像”需求,下里巴人,雅俗共赏。在赢得市场之后,直播平台甚至开始反哺主流文化,那些艺术性不强但朗朗上口的歌曲几乎都出自主播们,职业歌手作品的传唱度有时未必能和出自主播嘴里的口水歌一较高下。日本式养成偶像以维系拟制亲密关系的营销策略,在国内的市场并不广阔,而缺乏定位的本土女团在缺乏作品的情况下也很难获得生存空间。

  与日本式养成系女子偶像团体的核心理念不同,韩国偶像女子团体仍然以歌谣界地位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2012年左右,第二代女子组合影响力逐渐减弱,并同时受到以Sistar、Miss A、EXID为代表第三代女团(2010年到2013年出道),以及以Red Velvet 、Twice、BLACKPINK为代表的第四代女团(2014年以后出道)的冲击。《创造101》人气选手孟美岐、吴宣仪所在的“宇宙少女”组合就属于韩国第四代女团的范畴,只不过没能红起来罢了。在韩国剑指国际市场运营目标下,这些女子偶像组合大多带有“超国籍”的属性,组合成员文化背景更加多元,即便作为文化现象的“韩流”退潮、甚至受到政策性打击,韩国女子偶像团体仍然不乏市场。

  

  韩国第四代女子偶像组合TWICE(左)和宇宙少女(右)

  第四代女子偶像组合兴起时,日本式养成系偶像的概念也渗透至韩国娱乐行业,练习生选秀综艺、各个已经出道团体的团体综艺本身就是日本式养成系于韩国本土练习生制度结合的产物。第四代韩国女子偶像组合结合了日本式养成系偶像服务粉丝的需求,日常“营业化”程度更高,同时又因为韩国偶像团体对歌谣界的重视,歌舞表演的整体水平也很高,编舞上较日式偶像组合的集体舞更具观赏性,在保留韩国女团大胆、性感的特征基础上,融合日式的可爱风格。近两年本土大量出现的偶像女团大多在模仿韩国第四代女团,但在整体实力上完全无法与韩国造星流水线上的工业化产品相媲美。

  在本土市场狭窄、生产机制不成熟的前提下,通过一档节目再推出一支临时组建的女子组合,并不能改变本土女团的生存现状。国内的商业演出市场和音乐市场都谈不上景气,消费市场倾向于利用年轻男性吸引女性消费者,商业广告市场大多已经被先出道一步的男性偶像瓜分,娱乐产业整体繁荣但能够提供给女子偶像团体的空间并不大。本土市场并没有足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偶像,真正需要的是空间。想要赢得生存的空间,只有两条路径,一是开辟新大陆进一步拓展市场,另一条就是加速偶像群体的新陈代谢。

  《创造101》并不是解决本土女团前景的灵药,它仍然盯住的是上游生产环节,且质检不严、标准不明、产品定位不清。出品方的平台广阔,但并不是新的市场,甚至无法合理估计出产品的市场销量,更不会冒不确定的市场风险捧新踩旧。它能提供的只有短暂而狂暴的欢愉,在这场资本主持的愚人节狂欢中,需要能歌善舞的爱斯梅拉达,也需要愚人王卡西莫多,需要孟美岐、吴宣仪,也需要王菊、杨超越。

  本期编辑 邢潭

相关文章